前陣子買了咕咕霍夫模,做了一個優格風味的蛋糕(食譜按這兒),照片放在FB上,兩位朋友說在歐洲看過這種點心。
因為他們是冬天看到,我猜是麵包,僧帽麵包是法國、德國、奧地利常見的聖誕麵包喔!一位朋友是在法國見到,另一位是在德國見到,他還特地找出照片給我看,是不是很像?!
聖誕麵包的特色是高油高糖,所以口感介於蛋糕和麵包之間。為了讓大量的奶油順利拌入,會在麵糰中添加蛋黃增加乳化的效果。
而僧帽麵包的特色是會在帽頂放在一圈杏仁,麵糰中會增添水果乾或堅果。
我的咕咕霍夫模很小,僅500cc,所以我放入250克的麵糰,剩下的麵糰做成兩個小的水果麵包。
麵糰配方參考周老師改良的布里歐吐司(Brioche),用150克高筋麵粉的份量,混入65克的水果乾。用了一個很大的蛋,一個蛋黃就補足蛋量,讓麵糰呈現金黃色。
水果乾我準備了黑白兩種葡萄乾及蔓越莓乾,沒有事先泡過酒。因為之前學習葡萄乾圓頂吐司時,老師建議用水沖一下就好,泡軟在揉進麵糰中時容易破皮影響發酵,再說這三種水果乾風味都不同,若都是蘭姆酒的味道反而沒特色。
我沒有用紙巾吸乾水果乾的水份,所以混入麵糰時有點濕黏,還好不到黏手的程度。
模具抹油,底部排上一圈杏仁,我把杏仁一邊沾上蛋白,朝上放入,這樣杏仁就不會從麵包上掉下來。
因為我用中種法,所以排好杏仁就可以入模。將250克的麵糰滾圓,不要露出水果乾,拍扁,中間戳出一個洞,光滑面朝下放入模中壓平,我弄得不太平均,一邊稍微低一點,最後發酵至8分滿。
高成份的麵包容易上色,加上僧帽麵包放在模中害我搞不清楚應該烤多久,我用180度烤20分鐘,表面上色過深,我趕緊出爐脫模,模中的色澤看起來很OK,也沒有縮,顯示熟了。下次等表面開始上色就要蓋鋁箔紙。
撒上糖粉,好友聖誕節的氣氛!杏仁乖乖待在帽頂,美中不足是模型的紋路不夠深,不太明顯。
因為時間不夠及放入咕咕霍夫模的麵糰有點太多等原因,總之麵包沒有發酵得十分鬆軟(我也不知道這款麵包要求發酵到什麼程度),雖然烘烤時膨脹很多,但是組織仍偏紮實一點,口感卻十分柔軟,奶香十足、風味濃郁,加上酸酸甜甜的水果乾,很好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