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了抹茶粉遲遲不想泡來喝,一直想拿來做甜點用掉,這次想來嘗試孟老師的抹茶紅豆麵包,白白的外皮,感覺很像歐克麵包。
先做抹茶麵糰,我用的是沖泡抹茶粉,必須加很多才會顯綠。麵糰很好打,發現不要加其他材料,單純用麵粉、糖、鹽、酵母、水或牛奶、奶油攪拌而成的麵糰通常不用太久就可打至擴展階段。
因為我的烤盤小,發酵好的麵糰分成2份,桿成橢圓形,鋪上蜜紅豆,整形成橄欖形。
接著用白色麵皮包起來,奇怪的是材料中為什麼要有泡打粉啊?不明白作用是啥?麵糰摸起來有點黏手,我對桿多大沒概念,加上彈性太好,拉起麵皮時會越拉越大,導致厚薄不均。
包的時候我一開始搞錯食譜的意思,將抹茶麵糰底部朝下包起,翻過來就會有些開開的。而包的時候容易包進氣泡耶,總之弄得很醜就是了。
最後發酵到一半,在麵糰表面劃三刀,我覺得外皮很難劃開耶就放棄了。
烘烤一不注意,外皮就上色了。烤第二個時我有留意,沒想到我看不到的另一邊已經上色了,唉,好難喔!
切開來,蜜紅豆的分佈也不像老師那樣呈螺旋形,這個造型做得真失敗,我應該要將麵糰再桿薄一點。
不過麵包很軟很好吃,沖泡用的抹茶粉沒有什麼香氣,沒關係,看它讓成品仍保持綠色我就很高興了。裡面包的蜜紅豆也變得很軟,吃起來很像豆沙。
發現直接法也可以做出好吃的麵包後,我已經很少做中種法了。
2011.10.1補充:
今天再做一次,這次將抹茶麵糰桿開後,拉開四個角成長方形,鋪上蜜紅豆後,從短邊捲起。
外皮也比較會包了,最後發酵時再確實將外皮劃開。
用170度烤10分鐘之後,取出烤盤掉頭,在麵包上方蓋一張鋁箔紙,調高至180度續烤15分鐘,這樣就不會上色了。
烘烤時膨脹好大,加上外皮不能上色,所以不容易判斷熟了沒,寧可烤久一點。
這次外觀果然好看多了!
切開來,果然也得到螺旋狀分布的蜜紅豆,上次根本捲錯邊啦!
味道卻沒上次好,因為這次我加了1小匙烘焙用的抹茶粉,顏色夠綠,香料的味道也很明顯,我實在不愛這個味道。
外皮吃起來就是一般歐克麵包的皮,不過我目前沒有歐克麵包的食譜,找時間自己嘗試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