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N0139-s.JPG  、DSCN0153-s.JPG  

  台灣的馬鈴薯盛產,超市就不賣進口馬鈴薯了,而且一賣就是一袋,約七八顆,雖然個頭較小,份量還是挺多的。
  蒸熟壓成泥,我做了兩款馬鈴薯麵包。
  第一款用的是孟老師書中的「馬鈴薯熱狗麵包」。
  加了澱粉類的食材很容易出現濕黏狀態,我攪打均勻後就變得很黏,幾乎是麵糊狀,不能用手碰。我很有耐心地繼續攪打,當整個麵糰可以被攪拌棒提起時就是攪打好了,雖然還是會黏手。
  基本發酵完成後,灑一點手粉就不會黏手。
  我沒有熱狗,準備了台式香腸代替,沒想到台式香腸比較胖,我覺得麵糰的份量太少,決定不包香腸了,改做其他造型。
  憑印象將麵糰桿開成長條狀,灑上pizza起司,對折,再將麵糰扭成麻花狀。我沒有耐心讓麵糰再休息10分鐘,扭起的麵糰會慢慢恢復原狀,唉,真是失敗!
  烤好看起來有點像骨頭。
  DSCN0139.JPG  

  包在裡面的pizza起司會造成孔洞。不過這種做法其實用不了多少pizza起司,吃起來完全是點綴用的,害麵包吃起來沒什麼鹹味,早知道表面也灑一些pizza起司。
  DSCN0140.JPG  


  隔天我照Carol的食譜,做了蜂蜜馬鈴薯麵包,可參考她放在
部落格的食譜。
  Carol 食譜的特點是,若她想讓某個食材當主角,份量就會加得很多。像她的馬鈴薯麵包食譜,馬鈴薯泥的份量就比孟老師的多很多。
  拌勻的麵糰又很濕黏,耐著性子跟它奮鬥,好不容易讓麵糰完全依附在攪拌棒上。這樣實在蠻累的,若沒有買攪拌機,下次不想再做馬鈴薯麵包了。
  造型我完全依照食譜,桿成橢圓形再弄成橄欖形。一開始弄得不太好,後來我才發現,桿麵棍桿的那一面比較光滑,所以桿好後要翻面,這樣麵團表面比較光滑。桿的時候,邊緣會出現很多大氣泡,我就拿牙籤戳破消氣。
  DSCN0145.JPG  

  麵糰表面要劃一刀再最後發酵,最後發酵完成後,我看切口太淺,再切深一點,放上切成條狀的奶油。
  DSCN0149.JPG  

  烘烤時奶油融化流到底部,被麵糰吸收,所以出爐後烤紙上沒有什麼油。
  這個造型真是太可愛了!我很滿意。
  DSCN0159.JPG  

  隔天,因為蜂蜜會回潤的關係,麵包看起來比出爐時還要濕潤。
  DSCN0163.JPG  

  吃起來有淡淡的蜂蜜香,不會很甜。很鬆軟,可是口感不是很細緻,有一點點像菜瓜布那像粗粗的。
  DSCN0171.JPG  

  我覺得很奇怪,問Carol。她回答可能是因為酵母太多、發酵過度或斷筋。我想了想三個原因都不可能啊!
  這次的挫折沒有挫到一點我對做麵包的熱情,後來我做了一次沒加任何額外澱粉類材料的麵包,口感非常好,我才發現原來是馬鈴薯搞的鬼!
  孟老師的食譜馬鈴薯泥用得少,所以口感還不錯。Carol 的食譜用了一堆馬鈴薯泥,口感就變粗了。這也同時解決了上次做黑櫻桃甜心麵包的疑問,我以後不想做馬鈴薯麵包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mega9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